颐和园、拙政园、金山寺、杭州西湖,这些园林景点各有什么不同?
日期:2024-12-07 10:30:42 浏览: 100
许多喜欢旅游的朋友游过不少风景园林,可是您知道吗?我国的园林共分四大类,希望您看完此文后,不妨在下次游玩时留意和比较一下,以获得新的感悟和享受。下面我拿颐和园、拙政园、金山寺、杭州西湖来作比较,介绍这四大类园林的区别划分。

一、皇家园林。颐和园属于皇家园林,曾是慈禧太后的行宫。我国的皇家园林就像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,据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,最早可以上溯到周文王时期修建的“灵台”“灵囿”。皇家园林除了普遍雄伟壮观,象征着皇家无上的权威外,还兼收并蓄了江南园林的精致小巧。皇家园林主要功能有三个,一是供皇帝嫔妃们行乐之用的宫内园林,如故宫的乾隆花园,小巧玲珑;二是建在郊区的地盘较大、风水上佳的皇家园林,如秦汉时期的上林苑、阿房宫,唐代的曲江池,清代的颐和园、圆明园等;三是建在偏远的山区草场供皇帝狩猎活动使用的园林,如承德避暑山庄,清朝曾有多个皇帝在此秋狝冬狩。皇家园林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常常因改朝换代而废弛。

二、文人园林。拙政园属于文人园林,是由明代御史王献臣等先后三人经手建造。文人园林,就像一个书香门第的闺秀,温润含蓄兼容。中国古代的文人群体中,不少在官场做官,有仕途抱负,也不缺文人情怀,为官久了,需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休憩放松,亲近一下自然,就在官署附近筑成一个幽静的小园林。而一些从未做过官或归隐的士人,有不凡的文化艺术修养,有与士大夫一样的园林情结,就在闹市的宅院旁建一座小园林,使自己忘却功名,寻求心灵的宁静。因受礼制和个人财力的限制,文人园林一般都比较小,更讲究细节的玲珑精细,与皇家园林形成鲜明的对照。如苏州的拙政园、留园等园林,一山一水尽显风流。文人园林容易受主人家业衰落的影响而败落或易主。

三、寺观园林。镇江金山寺属于寺观园林。寺观园林是由佛寺、道观所建的,面向香客、游人的游赏性园林。寺观园林除了传播宗教外,还带有公共游览的性质。这些寺观既可以散落在郊区旷野,又可以选择在城市中心。不同特色的地貌特征往往给寺观园林提供了不同的素材和风格韵味,其营造因地制宜,善于利用所处的地貌和环境,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的园林景观。如镇江金山寺,建在一座岛上,从江上看,亭台楼阁层层叠叠,古树名木前后掩映,非常吸引人。而繁华都市中的寺庙,如北京白云观、成都青羊宫、上海秋霞圃、太原晋祠等,也都是非常震撼的寺观园林。寺观园林范围可大可小,大多幽静深邃,便于念经静修。寺观园林由于僧人或道士的常年维护,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。

四、大众园林。杭州西湖属于大众园林。大众园林大多位于城市的近郊,以原有的天然山水林泉自然风物为框架,经过历代政府开发加工而形成今天的大众园林风景区。大众园林既不属于皇家所有,又不同于文人园林和寺观园林,而由老百姓共有,人人皆可游玩的公共场所。如东晋时期的兰亭,就是一处邑郊大众园林,王羲之常常再次邀请文人雅士在此曲水流觞。再比如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,经过唐宋等历代官府修整,变得风景旖旎,游人沉醉。由于游人众多,城中各行各业也竞相到大众园林附近占地开店,因此大众园林四周热闹非凡,成为城市大众生活的重要一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