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粉百科

大宁县属于哪个市(山西省人口最少的十个县概况)

日期:2024-09-21 08:56:16     浏览: 100

楔子

在我国若论哪个省区的地缘优势最为优越,当属山西省。当我们摊开山西省的地形图你会发现,这里的四周几乎都有天险,东西两端分别是高大的太行山脉、吕梁山脉,南部有中条山,北部有历代王朝修筑的长城连接管涔山、洪涛山直至燕山山脉,进而阻隔与内蒙古高原的联系。最为重要的当属黄河天险环绕全省的西、南两侧,使得黄土高原被强行分割成两个部分,成就了山西省“方方正正”的地形地貌。

全境80%的面积为山地丘陵地貌,六大盆地散落在辖区中部,且均不相连,这也造就了山西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,有十几个县份的常住人口都在十万人以下,本文笔者就列出其中十个人口数量最少的县进行盘点,一起看看他们都分布在哪里,有没有你熟悉的地方?哪个县市对你印象最为深刻?

第十名:娄烦县

省会城市太原的下辖县,我们都知道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有个“胡服骑射”的变革,其中赵国所攻打的地方就有娄烦国,是匈奴的一支,当时的娄烦国范围北起呼和浩特、南至太原,范围涵盖山西北半部,被赵武灵王所破后地名保留了下来,1972年由吕梁地区划入太原市,汾河水库坐落于此,是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。

娄烦县位于太原市的西北端、吕梁山腹地、汾河中上游,三面环山,地势西南高、东北低,与吕梁市、忻州市相邻,距太原市区97公里,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,管辖3个镇、4个乡,辖区面积在太原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三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60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8.89万,是太原市人口数量最少的县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08位。

第九名:右玉县

右玉县隶属于朔州市,古称善无县,在秦汉时期先后做过雁门郡、定襄郡的郡治,境内四周环山,地势南高北低,是古代北方的军事重镇,长城沿辖区北部而建,是杀虎口的所在地

右玉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北端,隔外长城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、凉城县为邻,东距大同市80公里,南距朔州市110公里,北距呼和浩特市150公里,辖区南北长67.7公里,东西宽45.7公里,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,管辖4个镇、4个乡,辖区面积在朔州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二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21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8.58万,是朔州市人口数量最少的县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09位。

第八名:吉县

吉县隶属于临汾市,历史十分的悠久,早在西周时期称为翟成,春秋时期为北屈邑,南北朝时为汾州治所,金朝时县境升格为州,明清时期降格为散州称吉州,民国初年改为吉县。吉县的西部临黄河处有壶口瀑布分布,与延安市宜川县所共有,此外辖区内还保存有清同治年间沿黄河所修筑的长城,绵延数百公里。

吉县位于临汾市的正西部,夹在黄河与吕梁山脉之间,地势东高西低,有丰富的煤炭资源,辖区东西长62公里,南北宽48公里,总面积1777.26平方公里,管辖3个镇、4个乡,辖区面积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三,十分的靠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28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8.55万,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3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0位。

第七名:古县

同吉县一样,古县也同属于临汾市,不同的是古县在临汾市的东北部。古县原是安泽县的一部分,于1971年析出置县,全县处于太岳山和临汾盆地的交汇处,三面环山,一面为河谷丘陵地带,辖区南北跨度大,矿产资源丰富,植被覆盖率为38.9%,县城依洪安涧河而建,隋唐名镇古岳阳、热留关帝庙坐落于此。

古县辖区南北长56.85公里,东西宽20.05公里,西距临汾市区60公里,北距省会太原290公里,管辖4个镇、3个乡,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,辖区面积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9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70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7.98万,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4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1位。

第六名:安泽县

安泽县与古县曾为一体,析出古县后,保留了东南部大部分辖区,沁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,是临汾盆地与长治盆地之间的山丘地带,沟壑纵横,地形复杂多样,最高峰安太山海拔1592米,是山西省尚无大面积开发的煤炭资源大县,水资源丰富,林木覆盖率达67.2%,森林蓄积量居全省首位,有“天然氧吧”之称。

安泽县位于临汾市的最东端、太岳山东南麓,与长治市、晋城市相邻,辖区南北长约65公里,东西宽约45公里,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,管辖6个镇,辖区面积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二名,略小于乡宁县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24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7.56万,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5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2位。

第五名:神池县

神池县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独特,它处在吕梁山脉北端与管涔山脉交汇的缓冲地带,是大同盆地的西南边缘,境内还有内长城分布,是数条铁路的中转站,交通便利。全县海拔垂直落差大,最高峰草垛山海拔2545米,无较大河流穿梭,风沙大,是典型的农业县

神池县位于忻州市的北部,隔长城与朔州市相邻,辖区南北长约53公里,东西约50公里,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,管辖10个乡镇,辖区面积在忻州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0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46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7.49万,在忻州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2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3位。

第四名:偏关县

偏关县隶属于忻州市,是黄河“母亲河”进入山西省的第一站,境内的老牛湾景区蜿蜒曲折,可以同时领略到长城与黄河的交汇之美,是晋陕蒙大峡谷的开端。偏关县以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的偏头关而闻名,境内汇集了数个朝代所修筑的六条长城,有“晋北之锁钥”的美誉。

偏关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北端,西、北两面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,东面是朔州市,是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,境内丘陵起伏,沟壑纵横,总面积1685.4平方公里,管辖10个乡镇,辖区面积在忻州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9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35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6.86万,在忻州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3名,同时也是倒数第二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4位。

第三名:岢岚县

同神池县、偏关县一样,岢岚县也同属于忻州市,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县都分布与忻州的西部,岢岚县的平均海拔相对更高一些,是芦芽山的腹地所在,有数条溪河贯穿全境,自东向西注入黄河,最高点岢岚山主峰荷叶坪海拔2783米,矿产资源相对匮乏,是忻州市少有的无煤县之一,盛产中药材和岢岚红芸豆,有铁路穿县城而过。

岢岚县与吕梁市相邻,为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,太原卫星基地和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区坐落于此,总面积1984平方公里,管辖3个镇、7个乡,辖区面积在忻州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5名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19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6.85万,是忻州市人口数量最少的县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4位。

第二名:大宁县

大宁县隶属于临汾市,因古时隰州大宁郡而得名,县制始于北周时期。全县居黄河以东,与陕西省隔河相望,昕水河及其支流自东向西贯穿全境注入黄河,辖区三面环山,虽平均海拔不算高,但地形崎岖,有“三川十塬沟四千”的说法,蕴藏有丰富的砂岩、煤炭、煤层气、石材等矿产资源,盛产大宁红皮小米。

大宁县位于临汾市西部,辖区东南处深入蒲县、吉县之间的山区地带,距市区约120公里,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8公里,南北最大距离34公里,总面积962.19平方公里,管辖3个镇、2个乡,辖区面积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12名,略大于浮山县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88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5.22万,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倒数第二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中排列第116位。

第一名:永和县

永和县是千年古县,先秦时期属楼邑,西汉时期置狐讘县,唐朝时改为永和县属隰州,为历代朝代所沿用。永和县是吕梁山脉的最南端、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,地势东高西低,境内梁峁重叠,沟壑纵横,黄河在这里划出无数道曲线,坐落有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梯田景观——永和梯田。

永和县位于临汾市的西北端,是一个两省三市交汇之地,北面与吕梁市相邻,西面隔黄河与陕西省延安市相望,辖区东西宽41公里、南北长46公里,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,管辖2个镇、4个乡,辖区面积在临汾市所有的县市区中排列第8名,略大于翼城县,在山西省各县市区中排列第67名。

全县常住人口4.99万,是山西省唯一一个常住人口低于五万的县份,城镇人口也仅两万多。在这里能领略到黄河乾坤湾的壮观,有黄河渡口分布。